Telegram的崛起:Facebook危机中的受益者
abao123
新闻资讯
Telegram的崛起:Facebook危机中的受益者
Telegram 是一款跨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,由俄罗斯的 Pavel Durov 创办。它提供了加密聊天、语音通话、文件传输等功能,并且可以创建私人或公共的群组,支持多达 200,000 名成员。此外,Telegram 还提供了一些高级特性,如自毁消息、定时消息、频道、机器人等。它的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机制备受赞誉,被许多人视为安全性最高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。
目录
- 简介
- Telegram的崛起:Facebook危机中的受益者
- Telegram是什么?
- 创始人Pavel Durov与Telegram的创立
- Telegram在全球抵抗运动中的角色
- Telegram的融资与TON项目
- Telegram的安全性质疑
- 内部爆料:公司治理与隐私担忧
- 结论
- 总结

简介
Telegram在日益专制的世界中作为独特的自由表达平台存在,具有以下核心特征:

- 全球十大平台之一,仅约30名核心员工
- 长期无稳定收入来源(近期才改变)
- 近乎零内容审核(仅过滤非法内容和暴力呼吁)
- 创始人Pavel Durov宣称:”Telegram代表地球人皆有自由权利的理念”
关键问题探讨:

- Telegram的实际功能与定位
- 创始人背景与运营模式
- 平台安全性评估
Telegram的崛起:Facebook危机中的受益者
Facebook危机为Telegram创造发展机遇:

- Facebook面临三重困境:
- 法律监管压力加剧
- 投资者信心下降
- 网络故障频发(如2021年10月长达6小时宕机)
- 危机转化机遇:
- 美国下载排名从56位飙升至第5位(Sensor Tower数据)
Telegram是什么?
- 核心功能:即时通讯为主,附加语音通话/文件共享
- 用户规模里程碑:
- 2021年1月:5亿月活用户
- 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10亿
- 特色功能:秘密聊天(Secret Chat)
- 端到端加密(非默认开启)
- 信息仅本地存储设备
- 仅限单人对话(群组不适用)
创始人Pavel Durov与Telegram的创立
- 创始人背景:
- 俄罗斯籍自由意志主义者
- 曾创建俄罗斯版Facebook——VK(2006年)
- 因对抗克里姆林宫审查失去VK控制权
- 创立过程:
- 2013年与兄弟共同创立Telegram
- 定位为”言论自由数字前哨”
- 运营模式特殊性:
- 资金源:Durov个人财富(据传3亿美元)
- 服务器:全球分布式架构(规避单一政府控制)
- 公司结构:多层空壳公司网络
Telegram在全球抵抗运动中的角色
- 白俄罗斯(2020):
- 政府封锁WhatsApp/X/Facebook期间
- 成为反政府运动主要通讯工具
- 伊朗:
- 占据全国60% 互联网带宽
- 2017/2019年反政府抗议关键组织平台
- 俄乌战争:
- 实时战况信息传播渠道
- 地域普及度:
- 亚洲/拉美高度流行
- 欧洲用户持续增长
Telegram的融资与TON项目
- 资金困境:
- 服务器成本随用户激增(5亿+用户)
- 长期依赖创始人个人资金维持
- 区块链解决方案:Telegram Open Network (TON)
- 目标:通过加密货币Gram实现盈利
- 技术承诺:百万次/秒交易速度(对比主流加密货币15次/秒)
- ICO(首次代币发行):
- 募资17亿美元(史上最大ICO)
- 涉及175名投资者
- 项目失败原因:
- 美国SEC指控发行未注册证券
- 资金使用不透明(90%用于公司运营)
- 2020年被迫终止项目
Telegram的安全性质疑
- 加密机制误解:
- 非默认端到端加密(需手动开启Secret Chat)
- 仅1%用户主动启用加密功能
- 安全专家警告:
- 群体聊天完全无加密保护
- 数百万用户误认信息绝对私密
- 与Signal对比:
- Signal默认全加密
- Telegram仅在特定场景提供加密
内部爆料:公司治理与隐私担忧
前高管Elias Campo(增长与合作伙伴负责人)揭露:
- 公司治理矛盾:
- 对外宣传”开放透明”,实际运作高度封闭
- 所有决策需经Durov批准(”非常、非常、非常严格”)
- 技术团队文化:
- 俄罗斯籍核心开发者视Durov为”神性人物”
- 无人敢提出异议
- 隐私监控风险:
- 技术上可关闭目标账户的云端加密
- Campo声明:”我不知道是否发生,但技术上可行”
- Campo最终因理念冲突离职:
- 曾抗议Facebook收购WhatsApp
- 不满Telegram与其反对的巨头同样不透明
结论
- 核心矛盾:
- 自由理念宣传 vs 实际隐私保护不足
- 反专制定位 vs 内部集权管理
- 现象级成就:
- 50人团队挑战科技巨头垄断
- 全球危机中展现替代平台价值
- 用户决策建议:
- 需主动启用Secret Chat(秘密聊天)获得加密保护
- 群组通信避免传输敏感信息
总结
Telegram作为宣称”捍卫自由”的通讯平台,凭借创始人Pavel Durov的反审查立场和独特运营模式(无广告/分布式服务器),在全球专制地区成为反抗运动的关键工具。
然而调查揭示三重矛盾:1)非默认加密机制导致多数用户暴露隐私风险;2)内部高度集权管理与宣扬的开放理念相悖;3)失败加密货币项目TON暴露资金运作不透明。
尽管30人团队利用Facebook危机实现5亿用户增长值得关注,但用户需清醒认知:其”秘密聊天”需手动开启且不适用群组,绝非天然隐私避风港。
平台价值在于信息自由流通,而非绝对安全通信。
常见问题解答 (FAQ)
1. Telegram的主要功能是什么?
Telegram主要提供即时通讯服务,附加语音通话和文件共享功能。
2. 如何确保在Telegram上聊天的安全性?
用户需要手动开启秘密聊天(Secret Chat)功能,以启用端到端加密。
3. Telegram是否会审核用户内容?
Telegram几乎没有内容审核,主要只过滤非法内容和暴力呼吁。
4. Telegram的用户隐私如何保护?
Telegram的隐私保护相对有限,用户需主动启用加密功能,且群组聊天不提供加密保护。
5. 为什么Telegram在全球反抗运动中如此重要?
Telegram因其高匿名性和低审查程度,成为许多国家反政府运动的主要通讯工具。
转发到纸飞机 分享到推特
发表回复